说起扬州的文汇阁,还得从《四库全书》说起,这是个老话题,大部分人都知道,《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典籍丛书,囊括了清朝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文史百科典籍,被喻为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学人梁启超说:“中国各种学问中,唯史学最为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最发达。”
《四库全书》因分经、史、子、集四个部分,所以叫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36000册,79337卷。编书的总纂官就是大名鼎鼎的纪昀纪晓岚。全书编纂好后,先抄了四部,分别藏在四个地方,即北京紫禁城内的文渊阁,辽宁奉天行宫(今沈阳故宫)文溯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阁,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这四个地方都在天子的眼皮底下,又都地处北方,所以称“内廷四阁”或“北四阁”。
时处康乾盛世,天下太平。大概皇帝也被自己这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所感动和激励,一方面这国宝应该被更多的人阅读、流传,另一方面也觉得只放在宫廷内不安全,于是以文渊阁为底本又抄了三部,这三部全放到了江浙来了:一部存放于我们的扬州大观堂文汇阁,谓之文汇阁本,一部存放于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谓文宗阁本,还有一部存放于杭州西湖边圣因寺的文澜阁,谓文澜阁本。这三部统称为“江浙三阁”或“南三阁”。
这七阁的名称,其中六阁都有三点水旁,只有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没有。藏书最忌火,文宗阁是白娘娘水漫金山的地方,水多的是,自然就不再需要水了。
《四库全书》的命运如何?前几年去杭州参加一个课程培训会,住在西湖边上。每天傍晚学习结束后,就沿湖边一路走去。印象中有一天走到孤山脚下,有一座阁楼式的茶坊,名叫文澜阁,想来它和《四库全书》有关,回来查阅了有关资料,始觉惊心动魄。南三阁中,镇江文宗阁与扬州文汇阁,皆毁于咸丰年间太平军兵火,惟一仅存的就是这文澜阁。而这文澜阁本的幸存,竟要归功于杭州地方的乡绅丁氏兄弟。
公元1861年太平军的战火同样烧到了西湖,文澜阁遭遇厄运,典籍一时狼籍满地。丁氏兄弟既是地方乡绅,又是实业家,名下开办了杭州历史上第一家丝厂。战事结束后,听说《四库全书》被拆毁,便冒险将残本收集起来,用船辗转运到绍兴、宁波,又从海上运到上海,一路历经歹徒劫匪,与波涛汹涌的风险。时局稍稳,复又运回杭州,并耗资5万多元,对残本进行补缺。后再经浙江省图书馆首任和继任的馆长三次补缺,终于补全了这套《四库全书》,现藏于文澜阁旁的浙江省图书馆内。
回头再来说扬州文汇阁与《四库全书》。扬州文汇阁遗址,即在现在盐阜路北天宁寺西园内。根据《扬州画舫录》记载,西园正殿叫做大观堂,文汇阁就在大观堂旁。文汇阁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毁于咸丰四年(1845),存世不足七十年,在七大藏书楼中寿命最短。
前几天看报纸,说平山堂的鉴真佛学院成立了,旁有鉴真藏书楼,楼内藏有《四库全书》,想来当是而今的影印本。在近代史的烟云风雨中,扬州历经浩劫。随着江南近代工业的兴起,扬州经济连同文化也日益衰微,文汇阁连同它的藏书业已湮没在历史的深空里。
古老的天宁寺前,曲水婉流,二百多年前乾隆皇帝的西园行宫,已被一座现代化的宾馆所遮掩,大观堂和其旁的文汇阁旧址已不见踪影,只有寺前河岸边新建的“御码头”石碑,还默默向行人诉说二百年来这里的光荣与梦想。就让我们再来想像一下大观堂旁的文汇阁和阁中散发着墨香的温暖色彩吧!
据清人《鸿雪因缘图记》云:阁为三层:从正梁到中庭的楹柱之间,俱彩绘书卷图案;最下层中间恭贮颁定《古今图书集成》,书面用黄色绢,两旁橱柜陈列《四库全书》经部,书面用绿色绢;中一层史部,书面用红色绢;上一层左子部右集部,子部书面用玉色绢,集部书面用藕合色绢。其书帙多用楠木作函贮之。其一本二本者用楠木板一片夹之,束之以带,带上有环,扣结牢靠。
时常有人比较西湖与瘦西湖,总有种前者较后者厚重的感觉。为什么在当时扬州没有人像杭州丁氏兄弟那样拼命来救文汇阁的藏本?是没有财力,还是无暇顾及?财力不是理由,谁都知道扬州集中了当时的盐商富贾,肥得流油,至于其他原因真的不得而知了。我们只能想象当时文汇阁的惨烈.还有那些卷册的散落,是被私人收藏了,还是流落街坊乡里?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扬州与《四库全书》有割不断的万缕千丝。全书编纂伊始,皇帝向全国征集藏书,惟扬州马家为进献遗书之大户,无论质量还是数量,在编纂中起顶梁柱的有扬州学派的学者;且文汇、文宗两阁皆由扬州人负责管理,因为扬州有足够的财才两力储备来担当。在“南三阁”中,而文汇阁本质量又是最好的。如今依据文渊阁本刻印的版本,惟有扬州才能完成。哪以手工精制、宣纸印刷的线装本《四库全书》,也只有300套已面世。
我们有时更多津津乐道于扬州历史上,作为东南第一大都市的荣耀与繁华,烟花三月、春风十里、玉人吹箫,与说不尽瘦西湖绮丽、二十桥月色。然而这一切如果没有一种绢黄的底色衬托,总给人以轻薄浮佻的感觉。
站在扬州古城区的任意一个方位,眺望西北,便可看见矗立在蜀冈鉴真纪念堂的栖灵塔,瘦西湖的水一路流来,经天宁寺向东汇入古运河,并南下瓜洲古渡入长江.一端是渡人的释道,一端是经世济国的儒道,只有两端的传承绵延,或许才能压得住瘦西湖的潋滟波光。
因读扬州晚报有关两会的报道,知有代表与委员建议重建文汇阁,因而想起这一话题.作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