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随单位去浙江桐庐瑶琳仙境旅游,汽车从富春江边的富阳城经过,我知道富阳是我国才子作家郁达夫的故里,不由产生崇敬之情。郁氏在文章中写到,他少年读书时书斋的小窗是朝着江面的,书斋里贴了“一川如画”四字。只可惜,我未能下车游览,颇觉遗憾。多年来,常念及此次浙西之行,想起富阳,想起郁达夫,想起他的名作《沉沦》,至今郁氏已牺牲六十年了,我又一次怀念起他来,并结合作家的经历,零碎成文,以作纪念。
富江春水育文才,少年临窗书卷开,童子题诗闻乡里,寡母茹苦独含哀;
九载扶桑忍屈辱,一篇《沉沦》述心怀,惊世文章骇世俗,轩然大波漫天来;
身处异域创新社,热血文章壮中华,沉沉神州风雨晦,远游儿子夜归家;
困顿生计疲奔命,多暗教坛数去留,耻向官府求半职,甘为自由添新花;
国恨家仇誓报复,远走南洋呼抗倭,匪寇已降心不死,荒原残忍害英华;
鹳山风景美如画,一门双烈有郁家,亭立江边壮江色,名扬四海誉天涯。
附:郁达夫主要生平简介
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普通家庭。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通五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马来西亚语。
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曾赴台儿庄劳军。
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国,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
1945年郁达夫在苏门答腊失踪,疑为日本宪兵所杀害。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1952年郁达夫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