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魅力吴桥 | 专题报道 | 图片新闻 | 文学艺术 | 乡土文化 | 名家看台 | 文化论坛 | 习作园地 | 他山之石 | 贺词寄语 | 志愿服务 | 非遗展示 | 公众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学艺术 >>散文随笔
· 在支农的日子里
· 永恒的追求
· 踏上吴桥的路(外一首)
· 赚钱
· 吴桥作家王鸣翔新著《轻影摇..
· 书包与一场梦
· 圆梦
· 关于朋友的小话题
· 历史的演变
· 警惕意外的不幸
· 善待老人
· 吴桥镇书画作品展圆满落幕

竹林轶事
[来源:本站 | 作者:王沛贤 | 日期:2011年11月2日 | 浏览3090 次] 【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儿时的竹林,仿佛就在眼前。

远远望去 ,密密麻麻、郁郁葱葱,走近细看,原是茂密的私家竹林,足有几十亩。有一些参天大树,傲然挺立于竹林之上,特别是一棵高大的百年金桂,尤其惹人爱怜。每逢八月中秋之季,香飞村野三里之外,有心的小子常常攀爬到树上掐上几支,或放在家中的堂前满屋溢香,或送给村里的俊俏媳妇插在头上别在胸口。走进林中:上不见天日,偶尔有一丝阳光偷泻到地面,瞬息间即被风动的梢叶逮走;下不见杂草,地面铺满厚厚的落叶,构成“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绝美意境。

童年的私塾被竹林围绕,小河又两面环抱着竹林,可谓竹翠水秀,安静幽深,清雅怡人。有一次雨前闷热,突然传来鸟儿的嘈杂之声,抬眼望去,发现一条近两米长的大花蛇缠在竹竿上爬行,致使竹竿过压弯向窗口,花蛇把头探向窗内,不断绕动着长舌,看得我们毛骨悚然。几只鸟儿不停围着花蛇跳跃吵叫,这里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法是蛇偷吃雏鸟和鸟蛋,引起鸟类的愤怒;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说法则是,因为老鼠吃鸟蛋,伤害幼鸟,鸟儿围着蛇吵闹是在帮助受伤的蛇接骨,以报蛇吃老鼠之恩。  

儿时的竹林甚是茂密,成了獾子的天堂。它们肆无忌惮地在竹林下面穿梭打洞,构建出纵横交错的地下巢穴,有些好端端的竹林被折腾得不成样子。獾子白天在洞中休息,繁衍后代;夜晚外出,祸害庄稼。人们深恶痛绝之余自发地组织起来打獾子,抄它的老窝。先是用水灌,由于用水量太大,人工挑水无济于事,便改用烟熏,并用扇子往里扇。獾子受不了后,就会把头顶到贴近地面的洞的最高点透气。人们发现某点微微向外冒烟,就在这个地方点开天洞,大家紧握双齿钎叉之类的锋利工具,围着洞口,等待獾子出洞,对准软肋,一举全歼。(据说,獾子是铜头铁脊背,使用棍棒无济于事,即使打中了,它在地上打个滚就跑了。)从此,竹林恢复了往日的安静,庄稼地再也不受獾子的糟蹋了。

盛夏来临,书房闷热时,我们总是在先生的安排下,从竹园中选择一块空地,打扫干净,然后将桌椅搬去,读书纳凉。倾刻间,朗朗的书声在竹园里回荡。当时在私塾念书,先生每天都要点读新书,背诵头一天教的书,如背不出来,就会受到先生的惩罚:不是藤条加身,就是戒尺打手。藤条约有两尺来长,一抽一条疘;戒尺是枣木做的,很硬,打完后,有的同学手肿得有馒头高。后来,藤条被调皮的孩子扔在竹林边的河心,戒尺也被藏在竹林的獾子洞中。

竹子不畏风雪,傲视炎暑,四季常青,尤其在冬天,竹子更加翠绿,它与松、梅情投意合,结为“岁寒三友”。可是,竹子再有能耐,也有屈服的时候。有一年冬天,雪下的特别大,竹园里很多竹子被压断了,没有断的竹头贴到地面,岌岌可危。我赶紧与父亲一道将竹子上的积雪敲落,此时竹子才抬起头来,恢复了生机。水冷草枯的寒冬,竹林更是鸟儿的绝好营地,野鸡、兔子全部赶来作伴,飞禽走兽欢聚一堂,热闹极了,可是,无知的我却残害过它们。记得一次,被野鸡的叫声吸引,急回家取来一张大网,并约了邻里小友,共同快速布网吆赶,果不其然,一只大花野鸡很快就钻进网中,让我们美餐了一顿。

杜甫有诗云:“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阳春三月,春笋破土而出,像万把带鞘的尖刀,穿枝插叶,扶摇直上,几天就可到达林梢。竹笋破土生长初期,人们一般不进竹园,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踩踏或碰断竹笋。在竹笋破土以后快速生长到两人多高时,每天早晨我们就到竹林检拾竹箨,因为竹箨既是裹粽子的扎绳,又可以卖钱买一点纸张笔墨。此时走进竹林,对着一望无际、婷婷玉立的竹笋,上截古铜色、下截翠绿色,一定会为之倾倒。

竹林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是寒风的屏障,因为家乡的住房都是座北朝南,竹林在房后,可遮挡冬天里的凛冽北风。此外,竹子非常方便家用:那时许多人家的晒竿、篮筐、竹席、吃的竹笋等都取自自家竹园。据说,早在两千年前我国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利用竹子加糯米汁建筑的分水坝,至今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小离家老大回,转瞬五十余载,又回到了故乡。当我穿着高腰胶鞋,手拿竹棍,走进昔日的竹林,寻找曾经的印痕时,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幢幛建筑与一块块菜地,纵然有几根残竹,也是又细又小,竹林轶事注定成为似水流年中的永恒记忆。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到图书馆读书去
下一篇:小桥流水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 在支农的日子里 [16904]
 · 永恒的追求 [13846]
 · 踏上吴桥的路(外一首) [11678]
 · 赚钱 [1141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专题报道 | 图片新闻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扬州市江都区吴桥文化网 2010-2024
地址: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通扬南路32号 邮编:225222
电话:0514-86356516 邮箱: jdwqwhz@163.com QQ: 104326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