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些新的名词不断出现。一不经意间,“看火”一词开始挂上了人们的嘴边,特别是每到收获季节,农村干部群众说得最多的词就是:“看火”。
“看火”,说白了就是看着防止放火烧草。如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做饭早已不用烧草了。而农民们在收获粮食之后,再也看不到先前那种大家争先恐后把庄稼秸秆肩挑车运回家,留作做饭燃料的现象,为不影响下熟作物的种植,对弃之不用的庄稼秸秆往往一烧了之。于是,每到收获季节,不少乡村到处是浓烟四起,火光冲天,浓烟使得雾霾天气不断出现。焚烧秸秆,在污染环境的同时,各种事故也层出不穷,有放火烧草不慎,将邻近地里还未收割的庄稼“一锅端”的,有火势凶猛造成人畜伤亡的,有浓烟蔽目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焚烧秸秆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农村绝大多数群众都自觉采取措施,不再焚烧秸秆了,但仍有极少数不自觉的村民,为图省事,常常在庄稼收获后偷偷放火焚烧秸秆。于是,近几年来,从乡镇到村组,一到收获季节,就要组织专门的队伍看守这一小部分人放火烧秸秆。“看火”其实就是“看人”。
行文至此,不由又想到一个已经悄然消失的词:看青。“看青”,就是看守正在结实或还未成熟的庄稼,以防偷盗或动物损害。在我们苏中平原,基本没有什么野兽;在人都填不饱肚子的年代,“看青”其实也是“看人”。作为一名70后,我记忆中对“看青”的记忆实在是茫然。前不久,在《吴桥文化网》上读到王鸣翔先生题为《曾经的岁月:看青》的文章,透过鸣翔先生的字里行间,感受的是当初“看青”的无奈和沧桑。如今,通过国家的改革开放,经历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人们的收入大幅增加,粮食产量也在不断攀升。到田间地头偷盗粮食的现象可说绝迹,“看青”,这一特定时期的特有职业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此消彼长,意义却不一样。“看青”的消失,是因为经济发展、人民富足的社会现状;而“看火”的出现,则是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也诠释了绝大多数民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自然生态的尊重。
相信不久的将来,“看火”一词也必将成为历史,从我们的嘴边消失。同时,更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