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魅力吴桥 | 专题报道 | 图片新闻 | 文学艺术 | 乡土文化 | 名家看台 | 文化论坛 | 习作园地 | 他山之石 | 贺词寄语 | 志愿服务 | 非遗展示 | 公众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学艺术 >>散文随笔
· 在支农的日子里
· 永恒的追求
· 踏上吴桥的路(外一首)
· 赚钱
· 吴桥作家王鸣翔新著《轻影摇..
· 书包与一场梦
· 圆梦
· 关于朋友的小话题
· 历史的演变
· 警惕意外的不幸
· 善待老人
· 吴桥镇书画作品展圆满落幕

黄山情
[来源:本站 | 作者:王沛贤 | 日期:2013年12月26日 | 浏览1728 次] 【  】 

想去黄山的夙愿已好几个年头了,一来想看看我少年时代的表妹,一别已六十余年,不知近况如何;二来想看看享誉中外的黄山美景,也好一饱眼福。由于误传,早前去黄山的念头已烟消云散。去年听说表弟从黄山回来,谈起其家姐,方知表妹仍好好地活在人世。这才又撩起我去黄山的念头。

某天午后,我们家族中的一行八人,带着怀旧和渴望的心情,坐着家族中的专车,从老家吴桥出发了。汽车飞驰在苏皖的沿江高速道上。一路上虫灾迹象渐行渐淡,苍翠的林木越来越浓,空气也愈觉新鲜。经六个多小时的长途奔波,在表弟的导引下,终于落脚黄山区的表妹家。

表妹家住宅宽敞、布置素雅、清静宜人。经表弟一一介绍,大家分别相识。我们表姐妹阔别六十余年,再度相见,双方都以惊异的目光、仔细地打量着对方。表妹虽已经苍老、瘦削,但秀气、谨言、举止表情依旧。

得知表妹前年胃病开刀康复,甚是欣慰。平时,表妹除操理家务和做一些老年健身操外,还在其门前的小块空地上种上各种瓜果菜蔬,重拾旧趣,消闲舒心。妹夫身体健康,举止利索,虽也已退休多年,仍时不时地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两个女儿、女婿都在本地工作。一个女儿紧贴身边,另一个女儿隔三差五看望二老。孙儿、孙女虽不能绕膝而转,但他们的优异学业和强健体魄也是老人的最大欣慰。

经过一番寒暄、叙旧,大家初始相见的情感越来越浓。接风洗尘后,表妹又安排我们住进了爱森大酒店。这里环境清净,条件优越。我们经过一夜的休息,长途颠簸的疲劳一扫而尽。

我们在妹夫方道友的带领和指引下,两度登山。一次由黄山云谷索道登山,原途返回。一次由玉屏索道登山,北山太平索道返回。

第一次登山。走下玉屏索道缆车,沿着盘山栈道,走着走着,在不远的一小坪处出现了饶有风味的诗句:“杜鹃居山久,春萌夏盛开。劝君莫采撷,美从自然来。”真实的诗情画意,它不但道出了黄山美景的一角,而且道出了黄山管理者的心声和文化底韵。

登上黄山,素有四奇(奇峰、怪石、云海、日出)之称的奇峰、怪石尽收眼底。那栩栩如生的童子背包,那妙笔生花的徽州文化,那直插云霄的尖峭山峰,那名不经篆的石屋,尽是天工造就而浑然天成。

晴明的天气,云雾只在遥远的山间,可思而不可及。翠绿的山场,奇松却在咫尺之遥,轻曳膀臂,动情致意。

登黄山不亲临迎客松可谓人生憾事。她是名闻遐迩的人民大会堂的迎客松的真身,她盛载着我国人民的深情厚谊,热情洋溢地迎接世界各国贵宾。

隔日,我借着登山拐杖,第二次登山。走下玉屏索道缆车,一口气直奔那迎客松而去。在那明媚的阳光下,慕名而来的游人,于迎客松的护栏外人头攒动。我劲步挤向护栏一角,敬览英姿、摄影留念。迎客松傲立山颠已一千二百余载,背后是一片巨大的光洁的花岗岩山体衬托,显得分外苍劲挺拔。山体上面横刻着挥毫摇山岳、一泻飞千里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七个大字。

辞别迎客松,我们向黄山最高峰莲花峰进发。远远望去,那“上传天意,下达民情”的朝天吼,永无倦意;那雄踞巅峰的揽星松,似与日月争辉。

一堆堆青年男女赶上来了,气喘吁吁在石沿上稍坐。有的人力不从心,拟欲打退堂鼓。他(她)们见我满头白发,还在奋力攀登,以敬佩的眼光问我高寿。我右手一伸,指头一张:“八十又五!”他们为之一振,顿长精神,继续攀登。孙子凑到我的耳边:“爷爷,你怎么一下就长了十岁?”“傻孩子,我这是在善意的撒谎,真诚的鼓励!百尺竿头的迸发精神往往始于一念之间!”

登上莲花峰,顿觉会当逊色(会当出自杜甫名诗《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站在神奇、秀丽、巍峨的黄山绝顶,沐浴山风,顿觉心境清幽旷远。我整了整衣帽,择石小坐片刻,又向光明顶攀去。

遥望光明顶,却似美国所炫耀的庞然大物—X波段雷达。我虽年事已高,腿脚有碍,但借着拐杖,坚持爬过陡峭险峻、磴道狭窄的一线天,终于一步一步地攀上光明顶。此时我将此庞然大物,左右上下看了个究竟。我深有感触:”只要雄心在,那有过不了的坎!”

太阳西垂,百鸟归巢。我们趁着余兴,从太平索道口乘缆车下山。大家借着缆车在空中上下地颠簸的当儿,望着落日余晖洒遍山场的美景,情不自禁地雀跃欢呼!

........

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带着美好的回忆告别黄山!

返途之中,表弟向我介绍:黄山毗邻的泾县一带是震惊世界的皖南事变之地。在日寇铁蹄下的中国人民,在民族矛盾上升之际,国共两党本应真诚合作,共同抗日。但国民党顽固派却背信弃义,利用新四军出发北移之际,发动了血腥的皖南事变,使千万革命将士血染山场。为此周恩来曾奋笔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悲愤之词。他以声泪俱下的草书展示中外世人!历史的冤情永远驱之不去!

表弟还向我讲说了一个故事。事情是这样的:泾县仙源镇某茶叶店老板一次在“革命者”的冲击下,他无奈地拿出了一纸细心保存多年的留名字条。字条上的人就是在大革命年代,被他冒着抄家杀头的风险,用茶叶包作掩护,救过一名素不相识的伟人。后经查实,此人就是我国的开国领导人之一周恩来总理。

旅程归来,我品尝着表妹赠送的中国名茶”黄山毛峰”和具有传奇色彩的”太平猴魁”,不觉由衷的高兴。黄山美,黄山人更美;黄山有情,黄山人更有情!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爷孙唠嗑·寒梦
下一篇:祖孙唠嗑:孝敬和关爱还在身边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 在支农的日子里 [16449]
 · 永恒的追求 [13285]
 · 踏上吴桥的路(外一首) [11467]
 · 赚钱 [11198]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专题报道 | 图片新闻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扬州市江都区吴桥文化网 2010-2024
地址: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通扬南路32号 邮编:225222
电话:0514-86356516 邮箱: jdwqwhz@163.com QQ: 104326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