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浅谈
所谓性格,是一个人待人处事方面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一般来说,人的性格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即内向型和外向型。内向型的人,从表象上看,总是显得沉默寡言,喜欢清净,很少和别人交流和沟通。很多想法总是在心里藏。其实,大多数内向型的人勤于思考,内心世界很丰富,他们说出来的话,往往尖锐深刻,让人始料不及。评价内向型的人,总是和“沉稳、细腻、孤僻、清高、懦弱、骄傲、木讷、城府深、有将帅风度”等词语有关。外向型的人,从表象上看,总是显得活泼健谈,喜闹好动,与别人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较多,且“口无遮拦”。大多数外向型的人善于观察,涉及的层面较宽,他们说出来的话,往往通俗流行,让人如沐春风。评价外向型的人,总是和“直爽、粗犷、饶舌、友善、城府浅、见多识广、会交际、有开拓精神”等词语有关。也有介于这两种类型之间的人,既不显得十分活泼,也不过分沉默寡言,这部分人的性格有自然形成的,也有是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刻意行为。这部分人,往往容易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人所接受。综上所述,只是从客观现象上对人的性格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两个方面。从深层次上讲,人的性格具有两重性,只不过表现的方式和时机不同。例如,一个人外表刚强,但内心却很懦弱,但另一个人可能表现为外表懦弱,但内心却很刚强;一个人看上去粗犷,但内心却很细腻,而另一个人则可能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表里不一”。如此种种,不一而论。人的性格,总的说来,是一种动态表现。
既然人的性格是一种动态表现,那么就存在着性格“内容”的扬抑问题。不管人的性格是先天自然形成的,还是后天逐步改变的,每个人均要结合自身的素质和所处的特定环境去慢慢适应世事、适合生存,否则,将很难立足人世。如果一味“固执己见”,只能让生命之树逐渐枯萎,更何谈事业、理想、人生价值的实现。既生于世,而为人世所不容,既处于世事,而不能适应世事、解决世事,要此生何用?因此,可以这样说:虽然性格因人而异,只要有益于身心健康,适合生存条件,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相处,均可坚持或发扬自己的性格。如果与以上条件相悖的,则需寻求改变之道。但在改变的过程中,人的性格中最基本的东西,如正直、正义、善良、民族利益、为社会创造财富等内容不能有丝毫改变,即为,保留人性中的真、善、美,摒弃人性中的假、恶、丑。如此人性,才属完美的人性。
值得一提的是,人的性格的改变通常是渐进性的,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强求不得。环境的影响、人对人的循循善诱、挫折之后的自身反思等等均是性格改变的重要因素。但也不能排除偶然性因素,即在某个特定的环境里,受到某种特殊的启发和触动,从而改变既定的思维模式,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或“幡然醒悟”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