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镇四元村,有一个行政组叫老坝组,当地人习惯将这地方称为老坝头,老坝头毗邻白塔河。而说起老坝头,远近闻名,旧时,从事水上运输的船民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什么老坝头这么出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宣德年间。
白塔河,是江都境内的一条骨干河道,全长18.2公里,北起通扬运河,南至长江,流经谢桥、吴桥西部全境。且说白塔河流经四元村边境时,一条支流由西而东从四元村庄前通过,当地人称老坝河。这条支流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经过疏浚,定名为“反修河”。在白塔河与反修河的交汇处向南100米的地方,河面突然变宽,两边呈弧形拓展,有一南北向小岛突出于河心。小岛呈椭圆形,长约220米,平均宽约30米,面积近10亩地,小岛两边开阔,仍可行船,当地人将小岛附近称为老坝滩。在距离河滩50米的东北岸上,有一环型埂地,面积也在10亩地左右,至今遗迹犹存。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如此地形?据当地老人讲述,明朝宣德年间,官府开凿白塔河,主要是便于运粮和运盐船只从这里通过。因为这里处于白塔河中心地带,地势开阔,且紧靠村庄,人力充余,并且离此处向南不远,即是网子桥街市,采购日用品、运输用品和歇脚吃饭极为方便,于是在这里设立征粮点,相当于现在的粮食中转站。河滩就是卸载和存放粮食的地方,环型埂地则是陆路征粮过秤和征粮人员办公以及食宿的场所,老坝头的名称也是那时来的。
当地的老人所述,是否有依据呢?据考证,白塔河开通后,官方还在附近建有两座石桥。一是在环型埂地北面不远的老坝河上,为了方便南北村庄交通,建了一座马家桥。马家桥桥面宽2米,中间由几块花岗岩条石铺成。1969年疏浚反修河时,三块石头打捞上岸,被村民保存在反修桥南的路西侧;二是在距离此处南面约一公里的白塔河上建了一座庞渡石桥,便于白塔河东西两岸村民交通往来。桥两头采用石头桥墩,中间用三块 7m*0.5m*0.4m的花岗岩条石搭建。1969年,疏浚白塔河时,三块条石被打捞上岸,现存于庞渡大桥东侧。根据这一说法,再结合地形考证,当初在这里设立征粮点的可能性极大。如果当初开挖时,考虑到夏季梅雨时节,长江水流湍急,容易形成涝灾,故而在这里留埂,让水流从两边分流,又似乎有点牵强。因为在小岛南面不到2公里处,白塔河开始在萧家庄拐湾,在如此近的距离,不可能再考虑水流的冲击力。再从造的两座石桥来看,支流上的南北石桥,应该是为附近村民提供交通方便,而白塔河上的东西石桥,无疑是为更远地区的村民提供交通方便。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白塔河建有四道闸,便于东西两岸村民出行,而此处中心位置,只有一个摆渡口,在这儿废渡建桥,如果没有大的目的,官府是不会花费这笔钱的。过去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陆路运输,农民都是使用独轮车。为了方便这一地区的村民送粮,官府在这地方建两座桥,也就不足为怪了。再说在河心囤粮,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船运,在河心装卸粮食、可以节省不少开支,亦能防盗;如果陆运,河上搭跳板,也很方便。再者,因为两边分流,一边收粮,亦不影响另一边水上船只通行。如此种种,足以证明当地村民的说法是可靠的。排除此种说法,另外一种传说就带有迷信色彩了。据传,当白塔河开挖到老坝头这一段时,今天挖,明天长,负责挖河的官吏只有将实情上报,上面的官吏害怕毁了“龙埂”,只得留下这一段,从两边开挖。当然,这只是时代久远,人们已经记不清当时留小岛的用途,将这一奇特的现象神话而已。 解放后,1965年、1966年的两年间,天气连续干旱,打井提水灌溉,仍无济于事,江都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对白塔河进行分期拓浚治理。疏浚后的白塔河为吴桥、谢桥地区的高沙土引水、排水创造了条件。老坝头河段的河心小岛也于1969年在疏浚中被挖除,其土就地填入弧形湾地造田,而老坝头的地名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