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桥集镇,处于宜陵和大桥集镇之间,旧时规模不大,仅有一里方圆,分布在白塔河两岸,一直是谢桥区公所和谢桥乡政府所在地。
据谢氏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谢氏从苏州阊门迁徙至谢桥一带。当时白塔河还未开通,老白獭河蜿蜒向南,形成许多湾道,直至焦家荡。谢氏在此落脚,主要看中的就是白獭河水源和距此里许的一座古庵——仙人庵。他们与先期和同期到达此地的王氏、吴氏等家族以插芦柴花为界,划定所属区域。因为这一带属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泥沙淤积成滩地,土地肥沃,河荡众多。除沿江大桥镇和通扬运河以南的万寿寺等地人烟稠密外,大部分地方还未有人居住开发。谢氏在此定居后,因为择河湾而居,故将住地取名谢家湾。同样,择河湾而居的其他姓氏,也将住地以湾取名,由南向北有王家湾、谢家湾、吴家湾、谭家湾、何家湾等,他们毗邻而居,和睦相处。在几大家族中,人口最多、田亩最广的是紧邻谢氏南面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居住在白塔河两岸,河东王氏居住地称为王家湾,河西王氏居住地称为大王庄、小王庄,王氏迁移时间与谢氏迁移时间大致相同,均是明朝洪武年间苏州阊门的移民。白塔河开通后,官府在小朱庄与许家庄之间建闸一座,取名许家闸,王氏家族来往均从许家闸过。因为谢氏在河湾两侧均有田地,且谢家还将河西一块地划定为祖坟园,为了生产和生活方便,于几年后建起一座简易木桥,取名谢家桥,谢桥地名由此而来。多少年后,谢氏家族繁衍生息,日渐旺盛,后辈遂将简易木桥改建成结构完善的大木桥。至于传说中的与王家与谢家撂钱造桥取名之说,只是一个编造的笑话而已。因为当时王家在谢桥以南白塔河两岸居住,根本不会花钱去北面造一座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桥,而且还和谢家去争造。后来,因为谢家湾处于几个河湾的中心地带,有行商在桥两边驻足摆摊,逐渐形成小街市,后来街市不断扩大,形成了谢桥集镇。
据谢氏老人听祖辈讲述,谢桥集镇起初规模不大,桥两边有些摊贩而已,没有固定的商业店铺。后来白塔河开通,距谢桥南面仅有1.5公里的地方建了一座许家闸,不少船只在等候过闸时,停留在谢桥河段,船家为了购买生活用品,见此地有街市,纷纷上岸寻觅所需用品,也有不少过客为了打发时光,也上岸来逛逛,不时买些物件,小街市客流量骤然飙升。居住在桥两岸的谢氏首先看到商机,于是在河两岸建房屋开店。随后,沿河湾而居的王氏、吴氏、谭氏等亦纷纷仿效,谢桥集镇规模开始不断扩大。可以说,白塔河开通和许家闸建成,是谢桥集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清末民初,谢桥集镇河西重心开始转向桥东,当时河西街道由南向北有豆腐坊、油坊、粮行、杂货店、纱货店、牙行、客栈、茶馆等店铺,而河东有剃头店、裁缝铺、饭店、中药铺、铁匠铺、白铁铺、银器店、肉案、鱼行、菜场、酱品店、牲畜交易市场等。
解放后,为了方便集镇交通,江都县水利局于1964年将已破损严重的谢桥老木桥拆除,重建了一座水泥桥,并拓宽了桥面。但由于河西集镇地段,房屋较多,路道弯曲,街面又不宽敞,不方便车辆运行,当大宜路建成后,谢桥乡政府于1992年2月,在距离老谢桥以南400米的白塔河上,又兴建了一座水泥大桥,直通大宜路,并将桥名取名谢桥,而将老谢桥桥名更名为利民桥。同样,由于谢桥河西街道过于狭窄,容易造成车辆行人拥堵,已无拓展空间,于是地方政府决定将集镇向桥东发展。国营供销社、粮油管理所和集体性质的商业社、食品站、信用社、农具厂相继建在桥东,扩大了桥东集镇范围。之后,随着谢桥政府机关设在桥东,部门、企业亦纷纷在桥东落户,桥东形成一条长约1.5公里的长街,长街以大转盘为中心,转盘以西多为商业店铺,较为繁华,沿袭了过去的历史。 2000年,谢桥乡并入吴桥镇,同时成立谢桥社区,谢桥集镇的繁华程度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