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是吴桥镇五塔村与高扬村、季刘村之间的一片开阔地,面积3000多亩,南北纵深约1公里,东西长度约2.5公里。公元1130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宋将岳飞在常州屡胜金兵后,被任命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率部从江南渡江抵达嘶马北上,迎战金兵完颜昌部。其时,邵伯驻扎着金兵游骑,岳飞命部将王德、郦琼领骑兵迎敌。当到达谢桥境内时,王德看到运盐河以南、白獭河以西,有一大片开阔地带,且有起伏坡地,不禁大喜过望。为了适应骑兵作战,这里是理想的训练场地,于是,他命令部队在此屯兵扎营进行训练。运盐河和白獭河水,对士兵生活用水和军马饮用水提供了足够的水源保证,开阔的坡地,又为骑兵适应不同地形作战提供了很好的训练场所。通过短暂的战前训练,有效提高了骑兵的实战能力,为后来宋兵在邵伯与金兵游骑作战胜利奠定了基础。大规模练兵时,号角齐鸣,战士的喊杀声惊天动地,加上战马奔腾,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俨然一副沙场厮杀的场景。所以宋兵走后,当地老百姓将训练场地称为沙场,原五庄地段的坡地称为沙场岭,沙场地名由此而来。宋兵扎营的几个村庄后来分别改称为营,如第家营、郭家营和杨家营等。
沙场桥,建于白塔河开通以后。明朝洪武年间,白塔河两岸分别有宗姓、焦姓、戴姓、袁姓、郑姓、刘姓等在此居住,为了方便交通,设立了摆渡口。明宣德年间,白塔河开通,沿河两岸纷纷建桥,因为白塔河东岸沙场地段处于关上与谢桥之间,行人过河需要南北绕道,于是居住在白塔河沙场地段的几大家族与河西村庄商议建桥,由众家族出资,在摆渡口建了一座小木桥,取名沙场桥,后改名为沙桥。沙场桥几经修补,延续了几百年。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在宜陵设立据点,在一次扫荡中,烧毁了木桥,阻断了两岸村民的来往,两岸村民无法,只得又在原桥址南侧设立摆渡口。摆渡由居住在沙场村民发起,采用公渡形式,由四家轮流摆渡,昼夜不息,费用公摊。平时,凡河东村民过河一律免费,生人过河收费,到年关,由各家提供摆渡人钱粮,多以粮食为主。 解放后,谢桥乡设沙桥村,后与郭姚村合并成立高扬村。沙场地界分别划归五塔村、高扬村、季刘村。白塔河沙场摆渡仍在,公渡公摊形式也未改变,一直到成立高级社和人民公社,摆渡人钱粮才改由集体承担。1983年,江都县水利局在沙场摆渡口建了一座水泥人行桥,废除了渡口,方便了两岸村民来往。江都区农业蔬菜产业园在吴桥镇建成后,吴桥镇政府又疏浚开通了白塔河的一条支流——沙场河,河道全长5公里,东至季刘路,西与白塔河相连,河道呈Z型。该河道既是高扬村、五塔村、季刘村北片重要的排水河道,更是农业园区重要的灌溉用水河道。河道两岸绿化成荫,大叶女贞、红叶李等树种近3000株,成为高扬村通往农业园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14年,为了农业园区蔬菜运输方便,吴桥镇政府又将白塔河上的沙场简易行人桥拆除,新建了一座水泥大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