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魅力吴桥 | 专题报道 | 图片新闻 | 文学艺术 | 乡土文化 | 名家看台 | 文化论坛 | 习作园地 | 他山之石 | 贺词寄语 | 志愿服务 | 非遗展示 | 公众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学艺术 >>散文随笔
· 在支农的日子里
· 永恒的追求
· 踏上吴桥的路(外一首)
· 赚钱
· 吴桥作家王鸣翔新著《轻影摇..
· 书包与一场梦
· 圆梦
· 关于朋友的小话题
· 历史的演变
· 警惕意外的不幸
· 善待老人
· 吴桥镇书画作品展圆满落幕

黄沙沟的变迁
[来源:本站 | 作者:王鸣翔 | 日期:2020年11月10日 | 浏览1416 次] 【  】 

 

黄沙沟是吴桥镇红河村的一个自然村庄位于吴桥镇的东南边缘与大桥镇波斯村接壤人口700土地面积600多亩黄沙沟旧时称为野庄只有二三服人家在此居住直到200年前从李桥村黄家院迁来一支姓黄的居民此地才成了形成了村庄野庄也才改名为黄沙沟

顾名思义谁都能够理解黄沙沟的含义黄沙沟近80%是沙土地因为缺水土地沙化严重疾风起处沙尘蔽目十年倒有九年荒自古以来黄沙沟就以长旱谷为主农作物品种有粟子、“三麦”、玉米高粱山芋荞麦大豆萝卜花生等等产量一直很低主要农作物每亩只有100多斤只有山芋产量最高所以当地村民家家晒山芋干一年吃到头平常老百姓要吃一顿米饭那是很难的除非逢年过节或者来客解放前因为在贫瘠的土地上难以养家糊口黄沙沟的青壮劳力好多人外出或在本地学个手艺维持生计瓦匠木匠箍桶匠茅匠篾匠机匠铁匠等在黄沙沟均能找到还有一个更有趣的事居然也在黄沙沟出现当地民间有一句口语穷犼”,形容一个人饿急了吃饭狼吞虎咽的样子黄沙沟就一直有玩的传统风俗黄沙沟村民祖上传下来一座锡铸的据说是金心铜胆形状像狗头身尾足齐全重达150公斤左右平时放在村里的弘治庵中因为是邪物只有菩萨才能镇住需要16每班8轮流抬着在前面走紧接着有人抬着一尊都天菩萨塑像跟随其后意即寸步不离地镇着”,再后面是玩荡秋千和放鞭炮的人整个一套班子有20多人组成其中数抬人最为辛苦远路没轻担他们流的汗水最多当地风俗,“犼来到招待好不然晦气少不了”,所以每逢庙会只要玩的到了当地富户就得管饭附近十里方圆没有人不知道黄沙沟的为了吃一顿好菜饱饭一次出动这么多人抬赶庙会足见黄沙沟人生活的无奈与辛酸

解放后黄沙沟面貌虽然有所改变但由于缺水的缘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农民仍然以旱谷为主粮而且产量很低为了时不时吃一顿米饭的风俗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整个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每年都发返销粮给黄沙沟而且农业税交得很少某种意义上说黄沙沟也是当地政府的包袱”。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红旗河开挖以后才结束

1970年冬江都县政府为了解决东南部分地区缺少水源的问题实施全县境内旱改水”,决定开挖一条入江水道这就是红旗河红旗河北起通扬运河南至嘶马入江全长15.8公里流经二姜谢桥吴桥昌松嘶马五个乡镇当时工程分两期施工共动用大桥区8个公社民工5.6万人完成土方500万立方米历时两个冬季红旗河从黄沙沟村中穿过将黄沙沟村庄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为了方便老百姓出行红旗河开通后县政府在黄沙沟地段又造了一座水泥大桥按红旗河上的桥梁序号取名六号桥当时听到开挖红旗河的消息黄沙沟人纷纷奔走相告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特别是河道开通大桥又落成村民自买鞭炮燃放表示由衷的祝贺和感谢虽然红旗河开通河道及两岸堆土占用黄沙沟土地近200拆迁11户人家并将村庄拦腰截断黄沙沟人民没有一句怨言而是积极配合政府拆迁自找安身之所没有给政府带来任何麻烦黄沙沟近130户人家除去拆迁户和房屋少的人家还帮助政府安置了当时挑河的600多名民工这就是黄沙沟人的气魄和胸怀这也彰显了黄沙沟人为谋求幸福而甘愿作出的牺牲精神红旗河开通后地方政府又在红旗河两岸广植水杉树用以固沙护水改变生态环境红旗河开挖占用吴桥公社土地面积306仅黄沙沟两岸地段水杉林面积就达100红旗河开通的当年黄沙沟当时所属的太平村就建了一座大型电灌站又在黄沙沟建了一座小型电灌站全面实施了黄沙沟的旱改水”,水稻产量当年达到近400公斤历经多少年的艰难困苦黄沙沟人终于吃上了米饭而且是自己播的种自己栽的秧自己碾的米从此黄沙沟人改变了以旱谷杂粮为主食而代之以大米精面为主食的生活习惯实现了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幻想从此黄沙沟人也摘除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开始挺直腰杆做人而且第一次足额上缴公粮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红旗河的开通为黄沙沟人民带来了福祉彻底改变了黄沙沟的面貌让沙滩变成了良田如今看着清澈的河水从庄中流过大桥上人来车往庄上的小楼错落有致漫步于绿树丛中饱经沧桑的黄沙沟玩老人们不禁热泪盈眶回想过去的艰难岁月仿佛做了一场梦他们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为他们开辟了这一条幸福之河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沙场与沙场桥
下一篇:《吴中与我,吴中于我》之一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 在支农的日子里 [16331]
 · 永恒的追求 [13156]
 · 踏上吴桥的路(外一首) [11432]
 · 赚钱 [1115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专题报道 | 图片新闻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扬州市江都区吴桥文化网 2010-2024
地址: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通扬南路32号 邮编:225222
电话:0514-86356516 邮箱: jdwqwhz@163.com QQ: 104326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