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沟,是吴桥镇红河村的一个自然村庄,位于吴桥镇的东南边缘,与大桥镇波斯村接壤,人口700人,土地面积600多亩。黄沙沟旧时称为野庄,只有二、三服人家在此居住。直到200年前,从李桥村黄家院迁来一支姓黄的居民,此地才成了形成了村庄,野庄也才改名为黄沙沟。
顾名思义,谁都能够理解黄沙沟的含义。黄沙沟近80%是沙土地,因为缺水,土地沙化严重,疾风起处,沙尘蔽目,十年倒有九年荒。自古以来,黄沙沟就以长旱谷为主,农作物品种有粟子、“三麦”、玉米、高粱、山芋、荞麦、大豆、萝卜、花生等等,产量一直很低,主要农作物每亩只有100多斤,只有山芋产量最高,所以当地村民家家晒山芋干,一年吃到头。平常,老百姓要吃一顿米饭,那是很难的,除非逢年过节或者来客。解放前,因为在贫瘠的土地上难以养家糊口,黄沙沟的青壮劳力好多人外出或在本地学个手艺,维持生计。瓦匠、木匠、箍桶匠、茅匠、篾匠、机匠、铁匠等,在黄沙沟均能找到。还有一个更有趣的事,居然也在黄沙沟出现。当地民间有一句口语,叫“穷犼”,形容一个人饿急了,吃饭狼吞虎咽的样子。黄沙沟就一直有玩“犼”的传统风俗。黄沙沟村民祖上传下来一座锡铸的“犼”像,据说是金心铜胆,形状像狗,头身尾足齐全,重达150公斤左右,平时放在村里的弘治庵中。因为“犼”是邪物,只有菩萨才能镇住。玩“犼”需要16人,每班8人,轮流抬着在前面走,紧接着有人抬着一尊都天菩萨塑像跟随其后,意即寸步不离地镇着“犼”,再后面是玩荡秋千和放鞭炮的人,整个一套班子有20多人组成。其中数抬“犼”人最为辛苦,远路没轻担,他们流的汗水最多。当地风俗,“犼来到,招待好,不然晦气少不了”,所以每逢庙会,只要玩“犼”的到了,当地富户就得管饭。附近十里方圆,没有人不知道黄沙沟的“犼”名。为了吃一顿好菜饱饭,一次出动这么多人抬“犼”赶庙会,足见黄沙沟人生活的无奈与辛酸。
解放后,黄沙沟面貌虽然有所改变,但由于缺水的缘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农民仍然以旱谷为主粮,而且产量很低。为了时不时吃一顿米饭,玩“犼”的风俗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整个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每年都发返销粮给黄沙沟,而且农业税交得很少。某种意义上说,黄沙沟也是当地政府的“包袱”。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红旗河开挖以后才结束。
1970年冬,江都县政府为了解决东南部分地区缺少水源的问题,实施全县境内“旱改水”,决定开挖一条入江水道,这就是红旗河。红旗河北起通扬运河,南至嘶马入江,全长15.8公里,流经二姜、谢桥、吴桥、昌松、嘶马五个乡镇。当时工程分两期施工,共动用大桥区8个公社民工5.6万人,完成土方500万立方米,历时两个冬季。红旗河从黄沙沟村中穿过,将黄沙沟村庄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为了方便老百姓出行,红旗河开通后,县政府在黄沙沟地段又造了一座水泥大桥,按红旗河上的桥梁序号,取名六号桥。当时,听到开挖红旗河的消息,黄沙沟人纷纷奔走相告,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特别是河道开通、大桥又落成,村民自买鞭炮燃放,表示由衷的祝贺和感谢。虽然红旗河开通,河道及两岸堆土占用黄沙沟土地近200亩,拆迁11户人家,并将村庄拦腰截断,黄沙沟人民没有一句怨言,而是积极配合政府拆迁,自找安身之所,没有给政府带来任何麻烦。黄沙沟近130户人家,除去拆迁户和房屋少的人家,还帮助政府安置了当时挑河的600多名民工。这就是黄沙沟人的气魄和胸怀,这也彰显了黄沙沟人为谋求幸福而甘愿作出的牺牲精神。红旗河开通后,地方政府又在红旗河两岸广植水杉树,用以固沙护水,改变生态环境。红旗河开挖,占用吴桥公社土地面积306亩,仅黄沙沟两岸地段,水杉林面积就达100亩。红旗河开通的当年,黄沙沟当时所属的太平村就建了一座大型电灌站,又在黄沙沟建了一座小型电灌站,全面实施了黄沙沟的“旱改水”,水稻产量当年达到近400公斤。历经多少年的艰难困苦,黄沙沟人终于吃上了米饭,而且是自己播的种,自己栽的秧,自己碾的米。从此,黄沙沟人改变了以旱谷杂粮为主食而代之以大米、精面为主食的生活习惯,实现了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幻想。从此,黄沙沟人也摘除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开始挺直腰杆做人,而且,第一次足额上缴公粮,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红旗河的开通,为黄沙沟人民带来了福祉,彻底改变了黄沙沟的面貌,让沙滩变成了良田。如今,看着清澈的河水从庄中流过,大桥上人来车往,庄上的小楼错落有致,漫步于绿树丛中,饱经沧桑的黄沙沟玩“犼”老人们不禁热泪盈眶。回想过去的艰难岁月,仿佛做了一场梦,他们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为他们开辟了这一条幸福之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