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魅力吴桥 | 专题报道 | 图片新闻 | 文学艺术 | 乡土文化 | 名家看台 | 文化论坛 | 习作园地 | 他山之石 | 贺词寄语 | 志愿服务 | 非遗展示 | 公众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学艺术 >>散文随笔
· 在支农的日子里
· 永恒的追求
· 踏上吴桥的路(外一首)
· 赚钱
· 吴桥作家王鸣翔新著《轻影摇..
· 书包与一场梦
· 圆梦
· 关于朋友的小话题
· 历史的演变
· 警惕意外的不幸
· 善待老人
· 吴桥镇书画作品展圆满落幕

再读于老师
[来源:本站 | 作者:徐燕 | 日期:2021年9月30日 | 浏览1071 次] 【  】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已到八月,封控、居家、检测,每天的疫情通报让人有点焦虑又有些期待,心绪不宁。于是,听经、练字、阅读,平心静气,不动如山。《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就这样走进视野,带来久违的欣喜、感动、思考,再一次深深钦佩于老师的语言,亲切、朴实,于老师很善于将那些高深的、难懂的理论安放在一个个有情有趣的故事里,让你有种拨云见日的领悟。

    爱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于老师对语文教育的爱真的是到了“痴迷”的境界。于老师爱钻研教材,自己不读熟课文,不读到茅塞顿开,不读到心中有数,不读到有情有感是不会轻易上课的;于老师爱写“下水文”、写教学反思,写的“下水文”孩子一读就喜欢而且容易模仿;于老师更爱学生,他对孩子的爱真的超越了亲子之爱,在公开课上他让一个孩子读一句话,孩子读错了七次,也没有放弃,直到第八次成功的掌声响起,那样的掌声对那个孩子来说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的话在心中响起,激荡我心。


    童心——

    于老师上课的课堂氛围特别好,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于老师,无论是听讲、朗读、书写,都表现得特别精彩。于老师就像一块闪闪发光的磁石,牢牢地吸引着孩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人格魅力啊!这一切源自于老师有一颗童心,他真的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对话、引导、点拨,绝没有空洞的说教、繁琐的分析,与其说他是“懂孩子”,不如说他是一个“顽童”。他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孩子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比如《小稻秧脱险记》他与孩子一起表演,孩子读得不到位,他轻轻松松的一句“要不是你抗药性强,要不就是我喷洒的农药不够”,孩子立刻知道哪儿有问题,立刻就能反应该怎么读怎么演......“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没有一颗爱孩子、懂孩子的童心,哪有这样的匠心与智慧!

    责任心——

    于老师说自己每学期的备课稿前都要摘抄下“语文教学大纲”现在是“新课标”里关于本学段教学目标,备课时都要随时翻翻看看,对照自己的备课有没有落实课标精神,怎样达成教学目标。“我总想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不能愧对学生以及他们身后的家长。”于老师朴实的话语,总能给人极大的震撼。

    2017年年底,于老师走了,没有明星一样的热搜,没有舆论似的震动,于老师走得平凡、平静,语文教育的路上少了一位智者、导师、大家长,学生的世界里少了一位好老师、好朋友、好爷爷,但,他温和的微笑,他亲切的话语,他朴实的情怀,依然温暖着每一个热爱教育的人,给予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勇气!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西山一日游
下一篇:痴迷不知归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 在支农的日子里 [16350]
 · 永恒的追求 [13177]
 · 踏上吴桥的路(外一首) [11435]
 · 赚钱 [1116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专题报道 | 图片新闻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扬州市江都区吴桥文化网 2010-2024
地址: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通扬南路32号 邮编:225222
电话:0514-86356516 邮箱: jdwqwhz@163.com QQ: 1043261236